每天走多少步,才能抵消“久坐”伤害?

2024-08-29

“久坐伤身” 这一理念广为人知,我国的一项研究揭示,每日久坐超过 6 小时,会与缺血性心脏病、糖尿病、哮喘、慢性肾脏病、慢性肝病、甲状腺疾病、抑郁等 12 种疾病的高风险紧密相关。然而,令人欣喜的是,只要掌握正确的走路方法并达到一定步数,便能有效抵消久坐给身体带来的健康隐患。

INH_19064_12092.jpg

据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人员在《英国运动医学杂志》发表的研究成果,每天步数超过 2200 步时,便可降低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风险;当步数达到 9000 至 10500 步时,无论此前坐了多久,死亡风险都将处于最低水平。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中 72174 名参与者的数据,他们平均年龄 61 岁,其中女性占 58%。在平均长达 7 年的随访期间,详细记录了参与者每日步数和久坐时间等数据,期间共记录了 1633 人死亡和 6190 起心血管事件。结果清晰表明,久坐时间超过 10.5 小时的参与者,只要每天步数超过 2200 步,死亡风险就会降低,每天走 9000 步时死亡风险可降低 39%;每天走 9700 步时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,能降低 21% 的心血管疾病风险。此外,无论久坐时间长短,即便是每天走 4000 至 4500 步,也能获得接近最佳步数约 50% 的益处。

ING_39829_04234.jpg

早在 1992 年,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,21 世纪的健康箴言是 “最好的医生是自己,最好的运动是步行”。走路堪称最简单、最温和的有氧锻炼方式之一,只需穿上运动鞋,随时随地都能开启运动之旅。走路时,人体的股三头肌、股四头肌以及腰、腹部等总共 13 块大的肌肉群都会参与运动。尤其是快步走,能达到中等强度的运动量,给身体带来诸多好处,例如改善免疫力。它能增强心肺功能,提升心肌收缩能力,锻炼肺功能,还有助于预防高血压、高血脂、脂肪肝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。采用 “一字步” 的走法,还能帮助缓解便秘,每天走 500 米即可见效。同时,走路对预防骨质疏松也效果显著,重力和肌肉收缩的双重刺激能维持骨量、增强肌肉力量、提升关节稳定性。英国研究还发现,坚持每天以每分钟 100 至 120 步的强度健走约 1.6 公里,对乳腺癌、前列腺癌、肠癌等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大有裨益。

要想正确走路,需注意以下 6 个要点:
首先,姿势要挺拔。保持腰背挺直,颈肩放松,轻轻收腹,下颌微微内收,双眼平视前方,让耳朵、肩膀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条垂直线上。双臂以肩关节为轴,自然前后摆动,做到 “前不过肩,后不过腰”。轻轻抬腿迈出脚,按照 “脚跟→脚掌→脚趾” 的顺序 “滚动” 着地,踩实后再抬另一只脚,同时脚尖始终朝正前方伸出,避免内八或外八,步子不宜过重、过大。
其次,装备要讲究。应穿一双有支撑性的鞋,鞋底软硬适中,能缓冲脚底压力并保护脚踝关节。袜子最好选择纯棉材质,着装则要宽松舒适的运动服装。最好随身携带一瓶水,在运动过程中少次多量地补充水分,防止脱水。

21335117-xl.jpg


再者,时间选傍晚。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,早晨是疾病高发时段,且空气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。因此,可在晚饭后进行走路锻炼,于饭后半小时开始,并在睡前两小时结束锻炼,比如晚上 11 点睡觉,9 点就应结束锻炼。
第四,少在路边走。公路边车流量大,空气质量差,易伤害呼吸系统。柏油路面过硬,对膝盖和脚踝冲击较大。建议选择塑胶地面等较为柔软的场地,对关节有一定缓冲作用,公园和自家小区也是不错的选择,空气质量较好,能避免呼吸系统受损。

ai5_38154.jpg


第五,达到中等强度。国家体育总局将中等强度运动的感觉描述为 “呼吸较急促,只能讲短句子,不能完整表述长句子”。走路时可通过说话来测试,若感觉微喘但仍可舒适交谈,表明步速适中,已达到快走强度。

ISS_23580_02555_1.jpg


最后,换着花样走。若觉得单纯走路枯燥乏味,可尝试走走跑跑的间隔式训练法,这种方式强度更高,能加速脂肪燃烧,减少运动后的酸痛和疲劳感。还可以倒着走,锻炼平时少用的腰部和背部肌肉,但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。踮脚走能锻炼腿部肌肉,让小腿肌肉更紧致,但重度骨质疏松的老人不适合踮脚走路。不过,倒走和踮脚走都属于非正常走路方式,易损伤髋关节和膝盖,每次时间以 5 至 10 分钟为宜。此外,走路锻炼前后要适当拉伸,防止运动损伤,加速疲劳消除。同时要避免时间过长、用力过猛的 “暴走”,以免磨损软骨和半月板,导致膝、踝及脚后跟的肌肉韧带和骨膜受损。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参考【生命时报】,源于【豆包】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
阅读2
分享
写评论...